對於高雄 美濃的各個鄉、鎮、市、區,你是否都知道其地名的由來呢?
以下為「美濃」這個地名的由來。
■ 地名由來
① 『美濃』地名由來:
美濃舊稱為『彌濃』,其地名之由來,有一說為,美濃地方過去的先住民是曹族四社之一『美壟族』的分布之地。或有可能取自平埔族『瀰力社』與溪名『荖濃溪』,各取一字併成地名。清雍正十三年,有林姓兄弟來此開墾,籌建土地伯公廟,其開基碑文上有「瀰濃」等字樣,後定庄名為「瀰濃」,意謂該地以水為源,汲用不息之意。甲午戰後,在台日本人因懷念山明水秀的日本故鄉美濃,遂將「瀰濃」改稱為「美濃」。(吳國華等,國民小學社會科鄉土教材之研究-認識高雄縣,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發行,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出版)
② 『美濃』地名由來:
美濃原名「瀰濃」,在日治時代大正九年(西元一九二○年),被日人依其本國地名改為美濃。至於「瀰濃」的由來說法多達七種,其中以清雍正中葉繪製的「雍正台灣輿圖」出現的「彌濃山」,是最早出現「彌濃」二字。
在各種不同說法中,其中以美濃開庄伯公碑文中「墾上蒼此土可大亦可久,將弈世而瀰濃…」,因此定名為瀰濃。另一種說法是,乾隆初年,美濃庄之所以取名「瀰濃」,乃因該地以水為源,汲用不絕,而取瀰,居民以農為生,而取濃。直到大正九年,日人才引用日本地名美濃,將瀰濃改名美濃。
惟,經查閱有關資料,發現在清雍正中葉給製的「雍正台輿圖」,目前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,其圖上已標識有「彌濃山」。其時間較之開庄伯公碑文上早,即在清雍正中葉以前,即已列入官方記載,並據以繪在地上。
有關地名的起的說法雖多,卻別具意義。其中,如弈世而瀰濃、以農為生等,都說明美濃先民的生活軌跡及期待。瀰濃也好、美濃也好,都給人神秘、幽美的感覺。
③ 『美濃』地名由來:
瀰濃之名來自於該地原為原住民南鄒族沙阿魯哇社Mailung(美礱)群的獵場(勢力範圍);該社群現住高雄市桃源區的高中里,為當地地名美蘭的所在。客家先民尚未來此開墾前,1734年的「雍正臺灣輿圖」上已有「彌濃山」之名(1742年「重修福建臺灣府志」的「臺灣府總圖」亦註記有「彌濃山」),按清朝古地圖的標示方式,並不一定確有一山名作彌濃,而是應解為標註原住民美礱社群他們的山(獵場或勢力範圍)之意。
之後,1759年的「乾隆臺灣輿圖」上才出現「瀰濃」之聚落地名。證諸臺灣許多古地名亦是將原住民或平埔對當地的稱法,取其音入漢字的方式形成,且原住民社群口傳歷史亦有相關敘述。
至於瀰濃又是如何變成美濃的呢?日治時期的1920年(日本紀元大正9年)因瀰濃發音與日本美濃日語發音近似,而被改作為美濃。
■ 延伸閱讀
鳳山 | 新興 | 前金 | 前鎮 | 大樹 |
鳥松 | 路竹 | 桃源 | 甲仙 | 大社 |
阿蓮 | 芩雅 | 三民 | 彌陀 | 茄萣 |
美濃 | 岡山 | 仁武 | 林園 | 梓官 |
六龜 | 楠梓 | 小港 | 旗津 | 鹽埕 |
鼓山 | 左營 | 高雄 | 茂林 | 內門 |
山林 | 旗山 | 永安 | 湖內 | 田寮 |
燕巢 | 橋頭 | 大寮 |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