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台南 安定的各個鄉、鎮、市、區,你是否都知道其地名的由來呢?
以下為「安定」這個地名的由來。
■ 地名由來
① 『安定』地名由來:
本地原稱為『直加弄』,這是譯自當地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之屬社的社名。民國九年時,依據本地在清代時,屬於『安定東里』,便改稱為『安定』。
② 『安定』地名由來:
安定區原屬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直加弄社(Tackalan)故地,在西拉雅族語中意為「乾草港」,為臺江內海的一個小貿易港。 明鄭時期漢人進入開墾,命名為「永定里」,清治初期改為「安定里」。 1823年(道光3年),曾文溪氾濫並改道,沖入大量泥沙,臺江逐漸陸化,遂失港口機能,轉變為農村。
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,日本政府取名「安定庄」,將原鹽水廳的海寮、新吉等劃入本庄,劃歸臺南州新化郡管轄,戰後改設臺南縣安定鄉,2010年12月25日臺南縣市合併升格而改稱安定區。(安定區(台灣) - 维基百科)
③ 『安定』地名由來:
「安定」昔為平埔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屬社「直加弄社」的舊地。在行政區域上,明鄭時期「安定」屬「永定里」,清初改「永定里」為「安定里」,「安定」之名首度出現史籍﹔稍後分成東西兩堡,「安定」劃屬「諸羅縣安定里東堡」,不過習慣上仍沿「直加弄社」平埔社名而稱「直加弄」或「加弄」(cloan),直至民國九年(一九二O)地方制度改制,始易稱為今名「安定庄」二戰後再沿此而改為「安定鄉」,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,因臺南縣、市合併升格直轄市,改「安定鄉」為「安定區」。 (臺南市安定區公所全球資訊網-歷史沿革)
■ 延伸閱讀
龍崎 | 北門 | 新市 | 山上 | 善化 |
楠西 | 安定 | 麻豆 | 東山 | 白河 |
鹽水 | 後壁 | 官田 | 新營 | 柳營 |
西港 | 大內 | 西區 | 中區 | 下營 |
將軍 | 六甲 | 安南 | 安平 | 北區 |
南區 | 東區 | 永康 | 關廟 | 歸仁 |
仁德 | 左鎮 | 玉井 | 新化 | 七股 |
學甲 | 佳里 |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