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【籤詩故事】- 郭華醉酒誤佳期

有些籤在籤詩中會附加一則典故,這些典故稱之為「卦頭故事」。這些「卦頭故事」是決定整首籤詩好、壞的關鍵所在。當我們在解籤時,籤詩故事的內容、背景就是我們重要的參考依據。

「籤詩的故事與要義,是解籤的重心」。為了能更正確的解籤詩、說神意,了解這些「籤詩故事」就是解籤詩最基本的一個步驟。解籤人可以根據故事的情節發展,來斷言所問事情的吉凶禍福,並了解神明想要告訴求籤者的建議、提醒。

而在六十甲子籤中的籤頭故事大多源出於戲曲、小說、民間故事、俚語等。而其中以戲曲最多。而這些籤頭故事取材的年代約莫在春秋至明朝之間。但也因為歷史悠久,傳抄過程不免有誤。

另在籤詩典故來源,部分也流傳著不同的說法。故以下亦會針對不同的版本做記綠,供解籤時可分辨、參考之。

(以下資料皆收集,整理自網路及相關資料,若有侵權,再請告知)

 



籤詩 | 卦頭故事-郭華醉酒誤佳期

「郭華醉酒誤佳期」這一則籤詩故事,可參考民間傳說《七世夫妻-第三世》。而郭華與王月英的故事最早可見於志怪小說《幽明錄》中有〈買粉兒〉一文,南朝宋皇都風月主人《綠窗新話》收錄〈郭華買脂慕粉郎〉一篇,已出現男主角郭華的原型。元朝有雜劇《王月英元夜留鞋記》,又稱《留鞋記》。

「郭華醉酒誤佳期」各個版本的故事皆稍有變化,但故事脈絡、情節仍大同小異。以下整理各個版本的故事。

故事描述

⚪七世夫妻第三世

郭華(或郭亞華、郭華郎、郭懷)與王月英為七世夫妻故事中的第三世。故事發生在唐朝。郭華,字建中,是一個賣胭脂的商人,因緣際會下結識王家胭脂店的掌櫃王月英,兩人一見鍾情,約在晚上城外土地廟相見。當夜,王月英依時赴約,但苦等不到郭華,以為情郎背信,唯有脫下一雙鞋放在台前以示曾到此地,又羞又恨地跑回家,不久發高燒病倒。事實上,郭華那晚因家中宴客耽擱,及後趕到土地廟時王月英已早一步離開,只見一雙繡鞋放在台前。郭華自知誤約,回家後也大病一場。最後兩人皆相思成疾,同赴黃泉,未能結為夫妻。(維基百科)

 

⚪郭華買胭脂

● 郭華是個秀才,赴京趕考但沒有考取功名,因為愛上販賣胭脂的女性王月英,因而滯留京城未歸鄉。王月英知道郭華的心意,便透過丫環送信,約郭華正月十五夜裡在相國寺見面。元宵當日夜晚,王月英到相國寺卻只看到醉倒在地上的郭華,全身酒氣撲鼻且叫不醒,原來郭華在元宵當日受人所邀參加宴會,喝醉酒後匆匆趕去赴約,但不勝酒力後睡死。王月英無奈,只留下手帕與繡花鞋隨即離去。郭華醒後看到手帕與繡花鞋便知道王月英有赴約,但自己卻因酒誤事,悲傷之下竟將手帕吞入喉中,不小心讓自己窒息而亡。

 

● 書生郭華愛慕胭脂舖之小姐月英,二人相約相國寺幽會。當晚,郭華先至,卻酒醉沉睡,月英與丫環喚其不醒,留下繡鞋為記,無奈歸去。郭華醒,見鞋悔恨不已,吞鞋而亡。後官府審月英,郭華死而復生,官判二人為夫妻。

 

 

典故參考

「郭華醉酒誤佳期」可參考宋代李昉等人編著《太平廣記》卷兩百七十四,原文如下

有人家甚富,止有一男,寵恣過常。遊市,見一女子美麗,賣胡粉,愛之,無由自達。乃托買粉,日往市,得粉便去。初無所言,積漸久,女深疑之,明日復來,問曰:“君買此粉,將欲何施?”答曰:“意相愛樂,不敢自達,然恆欲相見,故假此以觀姿耳。”女悵然有感,遂相許以私,克以明夕。其夜,安寢堂屋,以俟女來。薄暮果到,男不勝其悅,把臂曰:“宿願始伸於此!”歡踴遂死。女惶懼,不知所以,因遁去,明還粉店。至食時,父母怪男不起,往視,已死矣。當就殯斂,發篋笥中,見百餘裹胡粉,大小一積。其母曰:“殺吾兒者,必此粉也。”入市遍買胡粉,次此女,比之,手跡如先,遂執問女曰:“何殺我兒?”女聞嗚咽,具以實陳。父母不信,遂以訴官。女曰:“妾豈復吝死?乞一臨屍盡哀!”縣令許焉。徑往,撫之,慟哭曰:“不幸致此,若死魂而靈,復何恨哉?”男豁然更生,具說情狀,遂為夫婦,子孫繁茂。

 

「郭華醉酒誤佳期」可參考《胭脂記》,原文如下

宋郭華。治陽人。往汴京。赴試。因戀胭脂舖女。王月英之美。落第不歸。羈留汴京。與之約期私會。屆期。王月英至。值郭華酒飲過醉。推擠不醒。乃解日鞋。藏華懷中而回。華醒時。見鞋悔恨。仰吞而死。是何為。出門不知過。欲者戒焉。

 

 

其它標題

相同的籤詩故事,常常有不同或是相似的標題,記錄如下

❏ 郭華醉酒誤佳期

❏ 郭華醉酒佳期

 

 



#籤詩故事 郭華醉酒誤佳期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ews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