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常常聽到這麼一句話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。聽久了大家應該都會有這麼一個想法,除了「無後為大」之外,那麼不孝到底還有其它那兩種?
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首先我們要先了解這一句是誰說的?
出 處
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出自《孟子·離婁上》,也就是孟子評論舜結婚的事情時所說的話語。整句話的完整內容為: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,舜不告而娶,為無後也,君子以為猶告也。」
翻成白話如下 -- 孟子說:「不孝的事情有很多件,沒有後嗣是最嚴重的。舜娶了妻子,卻沒有事先徵得父母的同意,是因為考慮到沒有後嗣的緣故。但君子認為還是要告訴父母比較好。」
不孝有哪三種
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。沒有後嗣是最嚴重的,那其它兩種是什麼呢?我們可以參考東漢趙岐於《十三經註疏 》批註中,將孟子所說的「不孝有三」,註疏為:「阿意曲從,陷親不義,一不孝也;家窮親老,不為祿仕,二不孝也;不娶無子,絕先祖祀,三不孝也。三者之中,無後為大。」
所以不孝共有三種
①阿意曲從,陷親不義-一味地順從父母,即使父母有過錯也不加以勸說,陷父母於不義
②家窮親老,不為祿仕-家裡貧窮,父母也老了,卻不願出去作官,得些俸祿奉養雙親
③不娶無子,絕先祖祀-不娶親生子,斷絕祖先血脈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