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【籤詩故事】- 袁達入昭國關

有些籤在籤詩中會附加一則典故,這些典故稱之為「卦頭故事」。這些「卦頭故事」是決定整首籤詩好、壞的關鍵所在。當我們在解籤時,籤詩故事的內容、背景就是我們重要的參考依據。

「籤詩的故事與要義,是解籤的重心」。為了能更正確的解籤詩、說神意,了解這些「籤詩故事」就是解籤詩最基本的一個步驟。解籤人可以根據故事的情節發展,來斷言所問事情的吉凶禍福,並了解神明想要告訴求籤者的建議、提醒。

而在六十甲子籤中的籤頭故事大多源出於戲曲、小說、民間故事、俚語等。而其中以戲曲最多。而這些籤頭故事取材的年代約莫在春秋至明朝之間。但也因為歷史悠久,傳抄過程不免有誤。

另在籤詩典故來源,部分也流傳著不同的說法。故以下亦會針對不同的版本做記綠,供解籤時可分辨、參考之。

(以下資料皆收集,整理自網路及相關資料,若有侵權,再請告知)



籤詩 | 卦頭故事-袁達入昭國關

「袁達入昭國關」這個籤詩故事,還有其它的寫法:爰荅入昭國關、袁達入昭谷關。看起來可能都是因為年代久遠,流傳下來的字可能會因故寫到同音字的關係吧。

 

 典故出處


目前查的到的「袁達入昭國關」典故說法有

戰國時,袁達孔武有力,拜孫臏為師,只因秦國元帥王剪擺設國關欲引袁達入關。孫臏觀察袁達五官,知道袁達有劫數,警告袁達不要入昭國關,恐遭不測,但袁達鐵齒不聽忠告,而硬闖昭國關。實乃天意。袁達入昭國關後終遭不測而陣亡。(但此典故出處不知為何?)

②「袁達入昭國關」,「昭國關」應是「昭谷關」,閩南語同音之誤。袁達是戰國時期孫臏的弟子。以前明華園曾演過「袁達入昭谷關」這齣戲。(此為網路說法,但亦尚未考證。也查無資料。)

③ 袁達用斧往下一撓,輕輕拔開,接上手來,強戰幾個回合,便打馬往陣角上敗走。袁達叫道:「來時如此英雄,原來馬蹄尚未走熱,你就走了。往那裡走。」一催征駒,飛趕下來。王翦心中大喜,忙念動靈咒,掐掐把寶劍祭起。只見空中立刻紅雲托定一口寶劍,望頂門而來。然後大叫:「袁達,你慢趕,看某的寶劍來取你了。」袁達抬頭一看,見一朵紅雲托定一口寶劍,望頂門而來。叫聲「不好,這個道兒我可不曉,走罷!」擰回馬就跑。王翦一見大笑道:「袁達,你要逃走,除非是再認母投胎了。」念動咒語,這寶劍如飛的趕來。袁達回頭一看,見寶劍追將下來,離太陽不遠。忙取斧想去招架,怎能架得。忽響亮一聲,袁達中了寶劍,翻身落馬,享年五十四歲。出處 【鋒劍春秋】- 《第七回 中寶劍袁達冤亡 受亂箭李牧自刎》



⬛ 故事簡述


戰國時期,秦始皇欲併吞六國、一統天下。故開始一連串對外的軍事行動。在攻破趙國的界牌關後,緊接著侵略燕國,燕國難以抵禦,而求助於齊國。齊襄王雖不想派兵支援,但在保國公袁達的堅持下,不得不由袁達、李牧帶兵前來助陣。袁達帶著齊軍至易水附近紮營。此後秦、齊兩軍攻守互有輸贏。而後秦國王翦雖不敵袁達,但在其念動咒語、策動寶劍的攻擊下,袁達中了寶劍,翻身落馬,享年五十四歲。

 

資料連結

⚪【鋒劍春秋】- 《第七回 中寶劍袁達冤亡 受亂箭李牧自刎》🔍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ews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